成长在路上

每个人都走在,寻找自我的路上

老师 老师

每当教师节,总忍不住说说老师这个话题。

老师曾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,我们跟老师打交道的时间,有时甚至多过父母。如今我们的孩子大了,又一次和老师产生了交集。

我曾有过选择,以我的分数,考个师范类的专业根本没问题,又可省下不少学费。可父亲问我要不要把师范类作为志愿时,我斩钉截铁地回答,不!

眼界这种东西真是的,曾经被老师冤枉耿耿于怀十几年,曾经跟老师闹到水火不相容,因为几个不合格的老师,把这份职业整个儿否定,现在想想,何必把老师看得这么神圣。

女儿读书期间,我要做的很多件事之一,就是帮她认识到和老师的关系,帮她摆脱对权威的依赖。我父母那代,受教育不多,对我们通过读书上一个台阶倾注了很多期待,没有意识到和老师的关系这个问题,只是简单地要求我们听从服从老师。

但我们这代不同了,很多父母自身就受过高等教育,甚至不比老师差,对老师的印象带着自己的记忆,有些未必都是正面的。网络时代带来了很多体制外教育的机会,教育不在局限于青少年时期的十几年,而是拓展到lifespan。老师的角色也在随之发生转变,不再是包揽式家长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形象,不再被要求是德艺双馨教书育人的典范,教师跟公务员一样,开始像职业化专业化转变,愈到高年级愈明显,他只是精通某个领域的领路人,学习是自己的事

我们太晚明白这个道理了,从小学到中学被管束地太多了,以至于到了大学难以适应。把老师当作自身价值的评判者,把体制确定的评判标准当作自己的目标是很可怕的。它的考核标准单一,你就单一地发展,特别是好学生陷阱,我父母到现在都还没意识到有多么可怕,还在激我女儿去争取当班干部…为了别人的赞赏、表扬、喜欢而活,是我一直到现在都无法摆脱的低下心智模式。

现在想来,没当老师是有缺憾,每次听永澄慷慨激昂地在屏幕后面上课,心里真是怀念教室—学生—老师这段单纯的关系这段激情燃烧的日子,少了这个锻炼,就是没有这份对着大众演讲和传播的这份自信和掌控力;可是又也许没有缺憾,当老师只是当时为了逃避与这个社会建立联系的借口,想一辈子留在校园,当老师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,不论是圈子还是眼界,而且虽然面对着学生在一堂之上你拥有相对的权威和自由度,但毕竟后面有家长上面有学校领导,你追求的那一方净土能不能值得保住也值得商榷,更何况,这整个教育体制就像一个紧紧的枷锁,升学的考核的竞争的各种压力,你那套快乐学习英语的方法,估计在体制内没有多少生存空间,多年以后,你会像很多曾经激情过的老教师那样,在一批一批教学实验失败后,渐渐失去了创新的反抗的动力。也许,还不如,在体制外对愿意为你的理念你的方法买单的人去传授。

最后,如果看到的谁,还在教师这个岗位的话,还是不要太悲观,体制内的蚍蜉,仍不要放弃撼动大树的努力,也许一万个蚍蜉一起努力,大树就真的有了变化了呢?栽种一点梦想,也许很大概率是枯萎无果,也许就能收获一片花海,毕竟孩子是无可限量的,对么?毕竟你还有这个机会,可以栽种一点梦想,在这个社会把他/她浸染之前,植入一些坚定的、热情的东西。

评论

© 成长在路上 | Powered by LOFTER